(18分)阅读下面的图表和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题目内容:(18分) 阅读下面的图表和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 材料二我国内需不足最深层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消费乏力。近年来。各方都在致力于刺激农民消费、扩大农村内需上想主意、出政策、下工夫.但农村这“一大块”的内需似乎仍不太“听使唤”,始终在拖扩大内需的“后腿”。为有效扩大内需,最近中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1)概括图1、图2分别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推进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央提出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原因。(12分) 最佳答案:33.(1)反映的现象:图1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图2反映出.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各1分,共2分) 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①推进城镇化,能够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 (2分)②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生产发展。(2分) (2)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接的,在推进城镇化道路过程中,既要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又要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4分)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央根据国内消费不足的多种深层原因,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而有效扩大内需。(5分)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求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积极稳妥进行,从而保证城镇化道路的有效实现。(3分) 答案解析:略 考点核心: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