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玉兔号”月球车》(节选)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①由于月球上的一天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1:48:28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玉兔号”月球车》(节选)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

①由于月球上的一天约相当于地球上的28天,其中约14天会被太阳连续暴晒,接下来的约14天又是连续月夜,在摄氏零下100多度的环境里,大部分电子设备无法工作,只能“冬眠”,还需要专门设备保持月球车的内部温度,防止设备被冻坏。要让探测器同时适应这两种极端温度,难度非常大。而且一旦夜昼交替,探测器还要从“冬眠”状态中被“唤醒”,如何保证系统正常启动也是道难题。

②“玉兔号”月球车身披“黄金甲”,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从而支持和保护月球车上的红外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10多套科学探测仪器。

③按照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玉兔号”与人类的作息制度一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还要午休,只不过它每天的工作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然后又会一觉睡14天。

④漫漫长夜之后,“玉兔号”怎么才能立刻点火工作呢?它需要一床御寒的“被子”和一个叫它起床工作的“闹钟”。承担这两项功能的是它的供电系统——太阳翼。据“嫦娥三号”探测器的相关专家介绍,晚上,“玉兔号”的桅杆会收起来,太阳翼也会扣上,“这个过程中相当于把巡视器(月球车)散热的途径隔绝掉了。然后,当阳光逐渐从东边起来,到达5度的高度时,巡视器就被唤醒了,进入到第二天白天的正常工作。”

⑤不仅气温低时要睡觉,气温高时也要小憩。白天时, “玉兔号”月球车的太阳能电池帆板还要调整角度,避免被阳光照射得太热。最热的月午,月球车还要进行“午休”。这种作息极大地增强了“玉兔号”适应月表恶劣环境的能力。

⑥对一些特别娇嫩的设备,月球车内还专门准备了“暖宝”——核电池。核电池提供电能的时间非常长,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就可使用5000年。这项技术如能成功,将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核动力应用于太空探测的国家。

小题1:“玉兔号”月球车登陆月球,面临哪两大难题?(2分)

小题2: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第③段中,“按照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可以删去,并不影响表达。

(2)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电池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小题3:本文是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进行说明的,请具体分析。(4分))

最佳答案:

小题1:一是要让探测器同时适应昼夜这两种极端温度,难度非常大;(1分)二是保证系统正常启动也是道难题。(1分)

小题2:(1)“按照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不能删去,(1分)表明下文“玉兔号”作息制度都是经过科研人员设计的,是有科学依据的,(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还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还说明了核电池体积小的特点。(1分)

小题3:本文说明顺序是由总到分。第①段先总说“玉兔号”月球车遇到的两大难题。(2分)然后,第②至③段,介绍解决第一道难题的方法;(1分)第④至⑥段,介绍解决第二道难题的方法。(1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里从“适应温差”和“系统启动”两方面来总结。

小题2:

试题分析:

(1)在说明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文语言准确,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如“大约”“左右”“可能”“估计”等。这些词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小题3:

试题分析:文章的条理性是客观事物、事例本身特点、规律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说明文解说事物要言之有序,说明顺序的考查是说明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此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的把握能力,学生答题时,一般这样表述:本文用了……说明顺序,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学生理解。

考点核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