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22分)(1)字母表示的题目内容: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4分) 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________和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字母代号)。(4分) (3)图中A、B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自然带类型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 (4)自然带由A→E→D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规律;E→G→F→G→C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_规律。(4分) (5)自然带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在大陆西部其南界比东部偏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分) (6)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这种现象是自然带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4分) 最佳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2)C E F G (3)A 、B两处大气环流形式不同,气候类型不同(A为地中海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别形成了与其水热状况相适应的植被、土壤等类型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5)受冬季风和千岛寒流影响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6)D 非地带性或海陆分布 答案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然后根据自然带的分布来判断分异规律及成因。、 (1)A位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应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位于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位于辐极地地区的大陆北部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F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应为温带荒漠带。 (2)C是温带季风气候, E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E对应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F是温带荒漠带,G是温带草原带,FG所对应的气候类型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3)A 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4)自然带A→E→D的变化主要因热量的差异而变化的反映了自然带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E→G→F→G→C的变化是由水分的差异引起的反映了自然带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5)因受冬季风和千岛寒流影响在大陆东岸气温较低,自然带则向南扩展。在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和盛行西风的影响,沿岸气温升高,自然带向北扩展。 (6)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因南半球的副极地地区是海洋分布,没有陆地,该现象属非地带性或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 考点核心: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别称:纬度地带性。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重要因素:水分;成因总结:手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分布规律: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主要分布地区: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