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的小题。  富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0:20:22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的小题。

富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

会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且上言:“元昊遣使求割地,邀金帛,而词甚倨,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者。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议者以为有宰相气。擢知谏院。

元昊寇鄜延,中贵人黄德和引兵先走,刘平战死。而德和诬奏平降贼,诏以兵围守其家。公言:“平引兵来援,以奸臣不救,故败,竟骂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枢密院奏方用兵,狱不可遂。公言:“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德和竟坐腰斩。

改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时有用伪牒为僧者,事觉,乃堂吏为之。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公白执政,请以吏付狱。执政指其坐曰:“公即居此,无为近名。”公正色不受其言,曰:“必得吏乃止。”执政滋不悦,故荐公使契丹。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庆历三年,晏殊为相,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杜衍为枢密使,韩琦与公副之。鲁人石介作《庆历圣德诗》,历颂群臣,曰:“维仲淹、弼,一夔一契。”天下不以为过。

公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其为文章,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世以为知人。

方契丹求割地上命宰相历问近臣孰能为使虏者皆以事辞免公独慨然请行使事既毕上欲用公公逡巡退避不敢居而向之辞免者自耻其不行则惟公之怨比而谗公无所不至。仁宗徐而察之,尽辨其诬,卒以公为相。及英宗、神宗之世,公已老矣,勋在史官,德在生民。(选自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有删改)

注:

①中贵人:帝王所宠幸的近臣或宦官,这里指宦官。后文有“中官”,意同此。

②知制诰:官名。

③一夔一契: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之喻良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词甚倨/傲慢

B.元昊寇鄜延/入侵

C.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追究、查办

D.执政滋不悦/滋生

2.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范仲淹见而识之/其为文章,辩而不华

B.殊即以女妻之/请以吏付狱

C.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者/议者以为有宰相气

D.乃堂吏为之/必得吏乃止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富弼是“王佐才”的一组是()

①会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

②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

③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

④维仲淹、弼,一夔一契

⑤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

⑥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弼少时刻苦学习,志向远大,受到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怀揣他的文章向晏殊推荐,晏殊也很赏识他。

B.元昊反叛,派遣使者向宋要求割地和金帛,富弼指出当立斩其使者,体现了他政治上的果敢和远见卓识。

C.富弼负责督察京城的刑事案件时,得知有官员让人凭伪造的簿录成为僧人,他就下令逮捕该官员。

D.石介作诗称颂范仲淹和富弼可比舜时的贤臣夔和契。虽有人嫉恨富弼,但皇帝最终能明辨是非,重用富弼。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方契丹求割地上命宰相历问近臣孰能为使虏者皆以事辞免公独慨然请行使事既毕上欲用公公逡巡退避不敢居而向之辞免者自耻其不行则惟公之怨比而谗公无所不至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

 

②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最佳答案:

1.D

2.B

3.C

4.C

5.(1)方契丹求割地/上命宰相历问近臣/孰能为使虏者/皆以事词免/公独慨然请行/使事既毕/上欲用公/公逡巡退避不敢居/而向之辞免者/自耻其不行/则惟公之怨/比而谗公/无所不至

  (2)①黄德和是宫中宦官,依仗势力诬陷他人,希望用这种办法免除自己的罪过,应该追查这起案件。

②(富弼)收到家信,不打开就烧掉信,说:“只是干扰我的意志罢了。”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