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明]张居正①   来翰谓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0:18:45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

[明]张居正 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侵欺拖欠云云,读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诚心任事,当英主综核之始,不于此时剔刷宿敝,为国家建经久之策,更待何人?诸凡谤议皆所不恤。即仆近日举措,亦有议其操切者。然仆筹之审矣,孔子为政,先言足食;管子霸佐,亦言礼义生于富足。

自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而继秉国者,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渊薮,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日贪,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仆窃以为贿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难治也。何也?政之贿,惟惩贪而已。至于姑息之政,倚法为私,割上肥己,即如公言。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又不以时纳。夫古者,大国公田三万亩,而今且百倍于古大国之数,能几万顷而国不贫?故仆今约己敦素,杜绝贿门,痛惩贪墨,所以救贿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逋欠,严治侵渔揽纳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损则下益,私门闭则公室强。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倡节俭之风,兴礼义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假令仲尼为相,由、求佐之,恐亦无以逾此矣!

今议者率曰:“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暗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今为侵欺隐占者,权豪也,非细民也;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而得以安其田里。如是,民且将尸而祝之,何以逃亡为?公博综载籍,究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赋均平而致乱者乎?故凡为此言者,皆奸人鼓说以摇上者也。愿公坚持初意,毋惑流言。异时宰相不为国家忠虑,徇情容私,甚者辇千万金入其室,即为人穿鼻矣。

今主上幼冲,仆以一身当天下之重,不逡破家以利国,陨首以求济,岂区区浮议可得而摇夺者乎?公第任法行之,有敢挠公法、伤任事之臣者,国典具存,必不容贷。(节选自《张太岳文集》)

【注】①张居正(1525—1582),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

②翰:鸟的羽毛。这里代指书信。苏、松:指苏州府和松江府。

③当国者:这里指权相严嵩。

④朘(juān):搜刮。

⑤逋负:拖欠税赋。渊薮:汇聚处。

⑥公室:诸侯的家族或政权。⑦公田:文中特指王侯们受封和兼并的田地。⑧贪墨:贪财好贿。⑨率:轻率。⑩尸而祝之:立尸而祝祷之。尸,代鬼神受享祭的人。穿鼻:任人摆布。幼冲:幼小。此信写于万历二年,此时神宗皇帝年仅11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凡谤议皆所不恤/恤:忧虑

B.然仆筹之审矣/审:周密

C.恐亦无以逾此矣/逾:超过

D.国典具存,必不容贷/贷:推卸

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作者对“贿政”之弊论述的一组是()

①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侵欺拖欠云云

②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

③为逋负渊薮,以成兼并之私

④私家日富,公室日贪,国匮民穷

⑤官民两足,上下俱益

⑥吹求太急,民且逃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封信的第一部分,作者批评了宋阳山为政不作为,还引用孔子和管子的事例说明改革弊政是有历史依据的。

B.作者指出,“贿政”“姑息”之弊造成了国家匮乏、百姓穷困,而惩治贪官和清理拖欠的目的就是使百姓富足、国家富足。

C.这封信表达出作者对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的义愤以及对“贿政”“姑息”之弊开刀的决心。

D.在论述整治“贿政”“姑息”之弊的同时,作者还从现实和历史的层面批驳了反对者说他的改革“吹求太急,民且逃亡”的论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

译: 

(2)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

译: 

最佳答案:

1.D

2.B

3.A

4.(1)所以惩治贪官是用来使百姓富足的。

  (2)都是因为贪官盘剥下面而上面却不加以体恤。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