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07:50:30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乙】 陆秀夫,字君实,宋楚州盐城人,理宗端平三年生。生三岁,其父徙家镇江。稍长,从其乡人孟先生学,孟之徒恒百余,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也。”

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合,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德佑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二王走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属井澳(今广东省中山市南海中岛屿)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

至元十六年二月,厓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改动。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1)死亦我所恶( )

(2)故患有所不辟也( )

(3)诸僚属多亡者( )

(4)王以惊疾殂(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 于土墙凹凸处(沈复《幼时记趣》)

B.故不为苟得也 扶苏以数谏故(司马迁《陈涉世家》)

C.孟之徒恒百余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D.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 遂逐齐师(《曹刿论战》)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

4.乙文陆秀夫的事例可作为论据来证明甲文的观点 。这个事例同样也体现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 , (《过零丁洋》)的生死观。

5.结合乙文谈谈陆秀夫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最佳答案:

1.(1)恶:厌恶 (2)辟“同“避”,躲避 (3)亡:逃跑 (4)殂:古代指皇帝的死

2.D

3.(1)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2)陆秀夫估计不能脱离险境,就拿着利剑逼迫妻子儿女投入大海(自尽),随即也背起卫王跳海而死。

4.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陆秀夫是一个聪明超群、才华出众、性情沉静、忠心报国的仁人志士。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殚精竭虑,颠沛流离,试图力挽狂澜,维护大宋江山,最终以自己的忠节之举报效了国家。举例“略”。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