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选文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07:31:14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选文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文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薄暮冥冥_________________

②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④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或长烟一空 ②或异二者之为

B.①居庙堂之高 ②乃记之而去

C.①其喜洋洋者矣 ②其真无马耶

D.①不以物喜 ②以其境过清

3.下列有关两则选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甲的作者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选文乙的作者为唐代散文家。两人均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B.选文甲在文末点明抱负,直抒胸臆。选文乙则借景抒情,情在景中,含蓄深沉。

C.在语言上两则选文长短句结合,句式错落有致,写景状物生动形象。

D.在结构上文段甲生动写景,再精辟议论,点明主旨。选文乙则先分写游鱼、溪水、岸势,再渲染小潭的整体氛围,构思精巧。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面对一派山光水色,两则选文的作者分别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更欣赏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最佳答案:

1.①逼近 ②一道,归依 ③大约 ④像北斗星一样

2.D

3.A

4.①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②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答案意思对即可)

5.如果选甲,体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或“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

如果选乙,体现了忧伤、凄凉、孤寂。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