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天祥传(节选)》,回答问题。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题目内容:阅读《文天祥传(节选)》,回答问题。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扦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日:“国亡不能救,为人臣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日:“吾事毕矣。”南乡④拜而死。 [注释]①弘范:蒙古汗军元帅。 ②扦:保卫。 ③泫然:水滴下的样子。 ④乡:同“向”。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1)索之固 (2)能以事宋者事皇上 (3)天祥泫然出涕 (4)天祥临刑殊从容 2.下列各句中的“而”与“弘范笑而置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溪深而鱼肥 B.委而去之 C.拔山倒树而来 D.而君逆寡人者 3.翻译下列句子: 国亡不能救,为人臣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4.弘范“使为书招张世杰”,文天祥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最佳答案:1.(1)坚决,固执 (2)侍奉 (3)眼泪 (4)特别,很 2.C 3.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避自己的死罪而怀有二心呢? 4.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却教别人背叛父母,可以吗?” 他将自己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给弘范(以明志)。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