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黄陶庵文集序①[清]吴伟业  黄陶庵先生死之五年,其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07:09:48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黄陶庵文集序

[清]吴伟业黄陶庵先生死之五年,其门人陆翼王收其遗文,得其所论著百余篇,属余为之序。

呜呼!陶庵之文止于此而已乎?当其城陷引决,投笔绝命,扼吭而死;翼王访求搜购于流离煨烬之中,遗篇断烂,什不存一,此可为流涕叹息者也。

陶庵深沉好书,于学无所不窥,居常独坐一室,不交当世。迁、固以下诸史,朱黄钩贯,略皆上口。其于考据得失、训诂异同,在诸儒不能通其条要,陶庵顿五指而数之,首尾通涉,铢两历然,虽起古人面与之诘问,莫能难也。

其为人清刚简贵,言规行矩,早有得于濂、洛之传。尝谓人曰:“吾比来为文,初无所长,然皆折衷大道,称心而立言,质之于古,验之于今,其不合于理者亦已少矣。”此其一生读书之大略也。

当先皇帝初年,海内方向古学,一二通人儒者将以表章六经、修明先王之道为务。乃曲学诡行则又起而乘之,依光扬声,互相题拂,剽取一切紧僻之辞,以欺当时而误流俗。论者不察,乃比其始事者,同类而訾之。噫!亦不思之甚矣。

世之降也,先王之教化既熄,法度既亡,人奋其私智,家尚其私学,纰谬杂揉蟠戾于天下。虽有高世之君子,欲整齐而分别之,其道无由。惟夫忠孝大节皆出于醇正博洽之儒,其似是而非者不一见焉。然后天下后世了然知异学之当诛,而大雅之可尚。以我观陶庵,其非人耶

陶庵为诸生二十年,与其弟伟恭、其徒侯几道,俱昼夜讲性命之学。晚而后遇,不肯就官。城破之日,师友兄弟同日并命。今其书虽不全,使读之者忾然想见其为人,益足以征于今而信于后无疑矣。

翼王以五年之力,掇辑散亡,其功于斯道不细,固不专为陶庵已也。吾故表而出之,俾后之人知所习焉。

注:

①黄陶庵(1605~1645),即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上海嘉定人,明末忠烈之士。清兵围嘉定时,被推为起义首领,城破,与其弟等自缢殉节。下文中的“先皇帝”,是指明崇祯皇帝。

②朱黄钩贯:古人校点书籍,用朱黄两色以示区别,钩连上下句来贯通文意。

③濂、洛:分别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和程颢、程颐兄弟。

④性命之学:宁儒性命理气之学。即下文中的“斯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余为之序/属:嘱托。

B.首尾通涉,铢两历然/历:清楚。

C.质之于古,验之于今/质:责问。

D.掇辑散亡/亡:丢失。

2.下列各组种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陶庵顿五指而数之②弃甲曳兵而走

B.①其不合于理者亦已少矣②其皆出于此乎

C.①以欺当时而误流俗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①俾后之人知所习焉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陶庵性格沉静,喜好读书,涉猎很广。通读《史记》、《汉书》等史学著作,致力于宋代理学的研究,曾与其弟、其徒一起日夜讲修理学。

B.明朝末年,私学盛行,各种怪论乘势而起,错误的思潮遍及天下。只有醇正博学的黄陶庵才是真正的弘扬六经之义、阐明先王之道的大儒。

C.黄陶庵为人清正刚直,简易严肃,说话行事都很有规矩,不好交往,不慕仕宦。在清兵破城之际,他与其弟等人扼喉引决,节操赫然。

D.黄陶庵殉节之后,弟子陆翼王费五年心血,搜集遗文一百多篇,编辑成册,作者看为其文集作序,更多的是想让后人读其文想其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起古人面与之诘问,莫能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天下后世了然知异学之当诛,而大雅之可尚。以我观陶庵,其非人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D

2.A

3.B

4.(1)即使让古人复活当面和他对质,也没有什么能反驳他的(地方)。

  (2)这样以后天下后世的人才清清清楚楚知道异的学说应当谴责,而高尚古雅的学说值得尊重推崇。从我的角度来看黄陶庵,难道不是这样的人吗?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