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郑羲,字幼,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八世孙也。题目内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郑羲,字幼,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八世孙也。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祖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并招慰淮汝,遣羲参石军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来迎。既相见,议欲顿军于汝北,未即入城。羲谓石曰:“机事尚速。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据有府库。虽出其非意,要以全制为胜。”石从羲言,遂策马径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亲兵数百人,在珍奇宅内。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羲谓石曰:“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以待非常。”其夜,珍奇果使人烧府厢屋,欲因救火作难,以石有备,乃止。明旦,羲赍白虎幡慰郭邑,众心乃定。 明年春,又引军东讨汝阴。刘彧汝阴太守张超城守不下,石率精锐攻之,不克,遂退至陈项,议欲还军长社,待秋击之。诸将心乐早还,咸称善计。羲曰今张超驱市人负担石蚁聚穷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成擒物也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至冬,复往攻超,超果设备,无功而还。历年,超死,杨文长代戍,食尽城溃,乃克之。竟如羲策。 延兴初,阳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惑动众,扰乱京索。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羲到,宣示祸福,重加募赏。旬日之间,众皆归散。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 李冲贵宠,与羲姻好。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并在任廉贞,勤恤百姓,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 太和十六年卒,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选自《魏书·列传四十四》,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做……妻子 B.羲赍白虎幡慰郭邑/把东西送给别人 C.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被 D.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怨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魏将作大匠浑之八世孙也/石率精锐攻之 B.要以全制为胜/为州郡所信 C.可严兵设备,以待非常/以石有备,乃止 D.众心乃定/食尽城溃,乃克之 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郑羲明智的一组是() ①遣羲参石军事 ②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据有府库 ③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 ④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 ⑤羲皆申表称荐 ⑥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不马上入城。郑羲告诉元石,军机之事,贵在神速。现在常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们不如直接进入他的城中,夺其锁匙,占有其府库,以便全面控制局势。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 B.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郑羲还告诉元石,常珍奇虽然投降,但面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防意外。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想在救火时发难。幸亏元石有防备,常珍奇只好作罢。 C.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于是退军至陈、项,本打算退军长社,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意于此。郑羲则认为张超坚持不了多久,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元石不听,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再来攻打张超,结果无功而还。 D.十五岁的阳武人田智度妖言惑众,扰乱京索。朝廷因为郑羲深得河南老百姓的信任,被州郡长官信任,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缘由,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智度当即被擒拿斩杀。 5.(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羲曰今张超驱市人负担石蚁聚穷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成擒物也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D 2.D 3.A 4.D 5.羲曰/今张超驱市人/负担石/蚁聚穷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成擒物也/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 6.①元石已经攻克城池,意气更加骄横怠惰,只管喝酒嬉戏,毫无警戒防备之忧虑。 ②郑羲接受过很多贿赂,因为他是李冲的亲家,执法官员也不弹劾他。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