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8年11月和12月我国出口额增减情况月份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减(%题目内容:材料一:2008年11月和12月我国出口额增减情况 月份 出口总额(亿美元) 同比增减(%) 2OO8年11月 1149 下降2.2 2OO8年12月 1111 下降2 1.3 注:2008年11月,我国7年来出口首度月度负增长 材料二:在现代网络语言中,“雷”可以理解成惊吓,被吓倒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脑子里忽然轰了一下,很惊奇或者难以理解,感觉被“雷”过一样。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带来的冲击,在2009年的地方两会上,也出现了很多“雷人”的提案。如北京政协委员李某提议,发动一场爱国消费、扩内需、救中国的运动,用爱心和民族精神鼓励居民消费,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他们一年的收入都用来消费。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2分)从《经济生活》中消费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北京政协委员李某建议的认识。(6分) (2)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北京政协委员李某建议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合理性。(6分) 最佳答案:(1)①表格一说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口增速首次连续下降,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调整出口产品结构。(2分)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2分)材料中强调发动一场爱国消费运动,是因为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量人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2分) (2)①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带来的巨大冲击,坚持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方针,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2分)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口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国家金融危机的条件下,更要充分发挥内需的作用。(2分)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其它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略 考点核心: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