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题目内容:(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现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 B、号呼而转徙,人不知而不愠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未若( )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谨食之,时( )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则久已病() 矣 以俟( )夫观人风者得焉 3、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悲痛的哭诉,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 4、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矣。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献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5、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熙熙而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选文中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用“___”画出。“吾尝疑乎是”的“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你是“观人风者”,看到《捕蛇者说》后会有何感想?(提示:可从蒋氏、作者、朝廷、观人风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苛政猛子虎》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不点标点) 夫 子 曰 何 为 不 去 也 曰 无 苛 政 夫 子 曰 小 子 识 之 苛 政 猛 于 虎 也 最佳答案:1、C 2、没有像、到时候、困苦不堪、期待 3、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甚也。 4、D 5、苛政猛于虎,或者:赋敛之毒甚于蛇。 6、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是真实可信的。 7、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苛政猛于虎 8、“略” 9、“略”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