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日:“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题目内容: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日:“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日:“……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宋太宗)因谓近臣日:“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动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 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回答: (1)材料一中赵普的建议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初期统治者集中军权的措施。(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初期治国方略,并分析其利弊。(5分) 最佳答案:(1)削夺地方官员权力,剥夺地方财政权力,收缴地方精壮兵力,加强中央集权。 (2)措施: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削减节度使实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设立枢密院使其与统领军队的将帅相互牵制;实行更戍法;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选人禁军;行募兵养兵之法。 (3)方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防止内患。利弊:巩固了君主专制统治,保持了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使政府机构重叠,财政拮据,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和金的战争连连失利。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解决第(2)问的关键在于理解掌握北宋初年的社会问题。解决第(3)问的关键在于对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掌握和理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在学习时注意把握它从建立到强化的整个过程,理解其影响。 考点核心: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