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契丹人引马图材料二: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题目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契丹人引马图 材料二: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议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可得出哪些与契丹人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辽的哪一政治制度?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辽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原因。 (3)联系所学知识,评价辽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 最佳答案:(1)服饰、发型富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马匹肥壮表明畜牧业发达;铁马鞍制作精巧表明冶铁业发达。 (2)“蕃汉分治”。原因: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 (3)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答案解析:该题借鉴上海高考题的模式,图文并茂,考查的角度比较好。对于利用图画把握信息的题目通常分两步解答: 一是看图画,并对图画进行解析;第二步根据设问所要求的进行解答。第(1)问要求是社会生活信息,学生要搞清社会生活信息包括的内容;第(2)(3)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考点核心: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