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题目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 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 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 五日,呕血而死。 请回答: (1)材料中,周亚夫“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2分 (2)依据材料,由表及里的分析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周亚夫曾经做过太尉,后来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什么官职?从材料看,廷尉又是什么官职?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景帝之子汉武帝是如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6分 最佳答案:(1)宗法制(2分); (2)由于周亚夫和景帝的意见不同,经常触犯景帝、他人谗言(1分),实质是皇权和相劝之争(2分); (3)太尉掌管军事(1分),廷尉掌管司法(1分) (4)原因:汉初刘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兼用的政策。他逐一消灭异姓诸侯和功臣,同时分封同姓诸侯,希望巩固刘姓统治地位。(2分)但同姓诸侯势力越来越大,威胁中央,1分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土和权力,引起诸侯不满。(1分) 武帝: (1)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子弟也可继承爵位和分得土地(郡守统辖)(2分)。 (2)将全国分为13个州,派刺史监察地方。(2分) (3)大量废诸侯。(1分) 答案解析:第一问理解透“嗣爵”,继承爵位即可答出;第二问答案可以从从材料中获得;第三问可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来回答;第四问设问中已经提示“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教材中有关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即可回答。 考点核心: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