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03:09:20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袁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三国志·吴主传》)

【注】 ①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没有遵守。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作乱,伯禽就停止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

②濡须坞:修建在濡须口的堡坞,夹濡须水而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哭未及息/息:停止

B.领会稽太守/领:兼任

C.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表:任命

D.故委心而服事焉/委:托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而曹公已临其境

B.以为阳羡长/因传权旨,为陈成败

C.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表子琮举众以降

D.使丞之郡行文书事/惟瑜、肃执拒之议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权励精图治的一组是( )

①策薨,以事授权 

②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③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 

④公烧其余船引退 

⑤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⑥权与相拒月余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州牧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此时的东吴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联合刘备与曹操决战,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B.孙权继位之后,任用贤才,优礼士人,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等人开始成为孙氏政权的核心人物,一时间,孙权手下人才济济。

C.孙权到秣陵(建业)后,曹操来犯,孙权与曹操大战于濡须坞,双方均不能获胜。看到孙权阵容齐整.尊操只好撤兵。

D.孙权作为一代英主,面对曹操的入侵,敢于抗击;经过赤壁之战,把曹操赶回江北,后又经过濡须之战。稳定了东南的局势。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C

2.A

3.D

4.B

5.(1)郡里推荐他为孝廉,州里推举他为茂才(秀才)。

 (2)(您)竟然还要哀伤兄长,顾全礼法制度,这好比是开门迎接强盗,不可以认为是仁义。

 (3)投奔和借住在江东的中原人士,以江东政权的安危来考虑留下还是离去,还没有结成稳固的君臣关系。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