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列子》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3 20:38:08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愚公移山

《列子》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汝心之固 固:顽固

B.惧其不已也 已:已经

C.寒暑易节 易:交换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2.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皆以美于徐公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

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

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古代语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

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

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

C.写智叟的“笑”,写除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

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

最佳答案:

1.B

2.C

3.D

4.B

5.A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