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①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②题目内容:(3分)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①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②?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①戍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1)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2)诗歌最后两句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 最佳答案:(2分)(1)C (1分)(2)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如果答哀伤、哀愁得0.5分) 〔分析: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 答案解析:小题1:C.“实景”错,应是“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小题2:三四句是写声成象,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考点核心: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