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分)随着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一词“一夜爆红”,低碳作为应对题目内容:(37分)随着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一词“一夜爆红”,低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正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索取的方式以及人们生活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材料一:全面推 (1)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迎接低碳经济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16分) 材料二:节能减排依靠全民参与。夏季如果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26°C基础上调高1°C,每年可节电22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如果对全国1.5亿台空调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节电约3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做到,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 (2)结合材料二,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相关知识分析“节能减排依靠全民参与”。(10分) 材料三: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9月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演讲,称中国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 (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体现。(11分) 最佳答案:(1)(16分)①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2分)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 ③加强自主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科技创新。(2分)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 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⑥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发展低碳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2分) ⑦提高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2分) (2)(10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 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 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4分)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断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如果全民都行动起来,夏季把每台空调调到1°C,每月少开一天车,就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有利于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6分) (3)(11分)从根本上讲,政府的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2分) 政府的权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的:有权威的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政府。(1分)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政府。(2分)是讲信誉的政府。(1分)是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的政府。(2分)中国政府的节能减排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举措,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表现出对人民负责,对国际社会的负责。(3分) 答案解析:略 考点核心: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