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题目内容:(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 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要建立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材料四:“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共和国”?其“新型”有何特征?(4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西塞罗观点的认识。(4分) 最佳答案:(1)约法省刑,崇尚宽简;礼法并用。 (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影响: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3)原因:中央政府政治上软弱无力。特征:“三权分立”。 (4)从尊重人性、注重证据等方面显现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是维护正义的工具;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自然法观念也在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律中得以体现,但是任何法律都具有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只要围绕此观点即可) 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了西汉初年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旨在考查学生从相应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归纳答题的能力。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汉初……崇尚宽简……约法省刑”“(汉初)法制的指导思想……为礼法并用”作答。 (2)本题考查了古罗马法的法律原则及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影响。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拷问……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作答;第二小问应注意设问的要求“对欧洲近代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了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原因及其特征。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新的宪法……要建立……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作答;第二小问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了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所倡导的自然法的精神。“理性”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和材料二中的信息“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作答;“正义与非正义”可根据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来作答。 考点核心: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