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Y X→甲(题目内容: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Y X→甲(g),Y 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 (1)X的结构式是______. (2)磷在Z气体中燃烧可生成液态丙分子,也可生成固态丁分子.已知丙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是8电子结构,丙的电子式是______.磷单质和Z单质反应生成1mol丙时,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图Ⅰ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某同学拟用图Ⅱ所示装置证明氧化性Z>I2,已知高锰酸钾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Z,则a是______的水溶液.若仅将a换为甲的浓溶液,实验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并有气体单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向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由X.Y.Z|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某纯净物,即可生成白色沉淀,该纯净物可能是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Y X→甲(g),Y 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为NH4Cl,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则甲为NH3,乙为 HCl,Y为H2,X为N2,Z为Cl2, (1)X为N2,氮原子之间有3对共用电子对,结构为N≡N,故答案为:N≡N; (2)P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PCl3或PCl5,其中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是8电子结构,电子式为 , 根据图象可知P(s) 32Cl2(g)总能量大于1molPCl3的能量,反应放热,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P(s) 32Cl2(g)=PCl3(l);△H=-306kJ/mol, 故答案为: ;P(s) 32Cl2(g)=PCl3(l);△H=-306kJ/mol; (3)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淀粉KI溶液中生成碘单质,溶液变蓝,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过量氨气反应生成NH4Cl和N2,反应的方程式为8NH3 3Cl2=6NH4Cl N2, 故答案为:淀粉KI或KI; 8、NH3 3Cl2=6NH4Cl N2; (4)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Cl2,发生反应为SO2 Cl2 2H20═H2SO4 2HCl,在BaCl2溶液中生成BaSO4沉淀,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NH3,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3-,可生成沉淀 BaSO3,故答案为:Cl2;NH3. 答案解析:32 考点核心: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一般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