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18:31:17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

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8分)

最佳答案:

(1)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6分)

(2)措施:分封诸侯王国。(2分)内容: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2分)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2分)

(3)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6分)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2分)

答案解析:

(1)从材料一中文字“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能够直接找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历史信息。

(2)从材料二中文字“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说明汉代重新采用分封制以革除秦弊;其具体内容是“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即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汉初实行分封制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 危害中央集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 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这些举措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是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考点核心: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