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2006——2009年投资和最题目内容:(共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2006——2009年投资和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注:我国平均消费率为5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 材料二:2009年12月5日——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进入“后危机时代”的2010年中国经济应从“保增长”转向“促转变”,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跟踪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功能,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特别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1)分析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6分) (2)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扩大内需,努力提高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利用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2分) 最佳答案:(1)反映了从2006年到2009年年我国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比重大,投资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分)从2006年到200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消费贡献率偏低。(2分)这说明我国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2分) (2)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需求不足,会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3分) ②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需求不足,会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3分) ③只有提高消费率,使投资与消费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3分) ④目前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需求不足,要稳 定国民经济增长,需要扩大内需,努力提高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3分) (3)①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 以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 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4分) ②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国家通过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确定,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与调节收入分配,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4分) ③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家制定货币政策,通过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4分) 答案解析:略 考点核心: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