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希文①领浙西,发粟题目内容: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希文①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②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范希文:范仲淹,字希文。 ②敖仓:粮仓。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领:治理,管理。 B.希文乃纵民竞渡纵:放纵,任由。 C.又新敖仓吏舍新:修缮,翻新。 D.皆欲以发有馀之财发:分发,发给。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粟及募民存饷存饷:指开展救济工作。 B.文正乃自条叙条叙:指上书逐条陈述。 C.日无虑数万人无虑:没有忧虑。 D.两浙唯杭州晏然晏然:安然无事。小题3:对下列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殍殣枕路:饿死的人倒卧在道路上。 B.工作鼎兴:工作起来大有兴趣。 C.不恤荒政:不顾救济灾荒的政事。 D.嬉游不节:娱乐游玩不加节制。小题4:文段中提到的范仲淹,是(朝代)的名臣,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这篇文章是他应好友 之约而写的一篇文章,文章表达中范仲淹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他的谥号为,选文段首的“皇祐二年”,其中“皇祐”是。(每空1分,共7分) 小题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 (1)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2分) (2)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2分) (3)荒政之施,莫此为大。(2分) 最佳答案:小题:D 小题:C 小题:B 小题:北宋/宋朝、《岳阳楼记》、滕子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正、年号 小题:(1)吴地的人喜欢比赛划船,爱好诵经拜佛一类活动。 (2)从春天到夏天,居民全都从家中出来游玩。 (3)救灾工作的措施,没有比这些做法更重要的了。 答案解析:小题:D(发,发掘,使……发挥作用。) 小题:C(无虑,大概,大约。) 小题:B(工作鼎兴,意思是大兴土木建筑工程。工作,土木建筑方面的事。) 小题:略 小题:见译文 参考译文 宋朝皇佑二年,吴州一带闹大饥荒,当时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治理浙西,下令散发米粮赈灾。并鼓励百姓储备粮食,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备。 吴州民俗喜好赛舟,并且笃信佛教。范仲淹于是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饮。从春至夏,当地的百姓几乎天天都扶老携幼在湖边争看赛船。另外,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对他们说:“饥岁荒年工钱最是低廉,正是寺院大兴土木的大好时机。”于是各寺庙住持无不招募工人大肆兴建。范仲淹又召募工人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每天募集的工人多达一千人。 掌监察的官员,认为范仲淹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竟鼓励百姓划船竞赛,寺院大兴土木,既劳民又伤财,所以上奏弹劾范仲淹。范仲淹上奏说:“臣所以鼓励百姓宴游湖上,寺院、官府大兴土木,其用意正是借有余钱可花的百姓,嘉惠贫苦无依的穷民,使得靠出卖劳力生活的百姓,能依赖官府与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不致背井离乡,饿死荒野。” 这年全国的大饥荒,只有杭州一带的百姓没有受到严重的灾害。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