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两汉的选举主要是一种推荐,并且是一种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题目内容:(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汉的选举主要是一种推荐,并且是一种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推荐,它并不搅动社会下层,基本上与多数无干,而主要是由各级官员,尤其是高级主官进行。这些官员虽然也得调查舆论,但这些舆论也是一个相当狭小的政治文化精英圈子中的舆论,所以,实际上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贤选贤”。 推荐选举的特点是“人对人”, 人对人的好处是常能看到人的全部,不仅文章、学问,还有德行、才干;也不仅一时表现,还有平日所为,乃至于家世根底,但假如推荐者私心膨胀而又外无节制,荐选也易生营私、结派、请托,谬滥的流弊。 --何怀宏《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发展》 材料二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 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过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三中国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并不是对知识的崇拜,而是对权力和特权及物资的崇拜。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由于儒学被列为考试内容,儒学先圣孔子成了天下读书人的师祖,儒家经典成了统领全中国读书人的思想,这造成了全中国人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几千年来从未出现过异端邪说。即使有,也打不开市场,因为人们关注的不是一种思想的正确与错误,而是信奉它能否让自己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汉、唐的选官制度并分析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6分) (2)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要评价唐朝实行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影响?(10分) 最佳答案:(1)察举制和科举制。(2分)区别: ①汉代主要是官员推荐,唐朝是通过考试的方法;(2分) ②汉代既考查知识学问,也考查其德行才干,唐朝只考查知识学问(2分) (2)积极: ①推动了读书风气的形成;(2分) ②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2分) ③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2分) 消极: ①导致读书人追求个人名利;(2分) ②束缚了人的思想,不利于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2分) 答案解析:(1)根据材料“两汉的选举主要是一种推荐,并且是一种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推荐...所以,实际上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贤选贤”...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 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即可概括出汉、唐选官制的区别。 (2)根据材料“...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这并不是对知识的崇拜,而是对权力和特权及物资的崇拜...儒家经典成了统领全中国读书人的思想,这造成了全中国人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而是信奉它能否让自己升官发财...”,即可评价唐朝实行的选官制度的影响。 考点核心: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