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题目内容:(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32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最早被打破的史实是什么?(2分) 材料二: 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2)你认为表格中数据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三: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摘编自《国际商报》 (3)据材料回答我国政府为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 (4)综合上述探究,你如何认识“对外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分) 最佳答案:(l)政策:闭关锁国。(1分)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分) (2)改革开放(1分) (3)加人世界贸易组织(1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4)闭关国衰,开放国兴(言之有理即可)(1分) 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南京条约》的影响。材料一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沦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此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2)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显著增加。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我国政府为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采取的重要举措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本题考查的是对“对外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认识。综上所述可知,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国家的落后。闭关国衰,开放国兴;坚持改革开放等。 考点核心:闭关政策: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把海外贸易限制广州一带,规定外国商人一切商务均需通过少数特许“行商”之手,对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实行限制等。闭关政策虽然在早期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海盗式的掠夺和侵扰东南沿海时起过积极作用,但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的萌芽和发展,阻碍了中国人学习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远远落后于西方。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该政策的破产。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