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题目内容: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涵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本诗的主题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2)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这首诗用语平淡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最佳答案:(1)D (2)C 考点核心: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