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钱穆先生认为,元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准高出春秋时代百倍,但政治上却是倒退的。题目内容:(19分)钱穆先生认为,元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准高出春秋时代百倍,但政治上却是倒退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元)中叶以后,则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现在)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材料二这座城(杭州)方圆约有一百英里,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还有许多广场或集市,……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每个市场在一星期的三天中,都有四、五万人来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每一方形市场的对面有两个大公署,署内驻有大汗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外商与本地居民间所发生的各种争执,并且监视附近各桥梁的守卫是否尽忠职守,如有失职,则严惩不怠。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王国维认为杭州成为元杂剧中心之地的主要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杭州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6分) (3)据材料三,你是否认同钱穆对行省制度的看法?并说明你的理由。(5分) 最佳答案:(1)古都,是文化中心;前朝文人相对集中;元代废科举,儒士移情于词曲;经济重心南移(8分) (2)打破市坊界限;(2分)市场规模大;商品种类多;交易量可观;注重市场管理。(任2点4分) (3)答案一:认同(1分):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2分);地方缺乏自主性。(2分) 答案二:不认同(1分):加强中央集权(2分);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分)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元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特点。第(1)问根据材料中杭州的历史地位、元朝政策的变化以及经济决定文化等解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方圆约有一百英里”、“宽阔”、“许多广场或集市”、“……都有销售”、“有两个大公署”等即可解答。第(3)问是开放性试题,钱穆对行省制度是持否定态度的,从中央集权的强化和中央权力过大、地方失去活力两方面解答即可。 考点核心: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