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题目内容: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盂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谓有病不能打柴,是生病的托词),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a)能至否乎?”(b)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c)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1.对下面两句中的“是”字指代的内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 ②则不敬莫大乎是 A.①指代“王”,②指代“齐人”。 B.①指代“齐王”,②指代“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 C.①指代“齐人”,②指代“王”。 D.①指代“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②指代“齐人”。 2.文中a、b、c三处都有省略,下列对省略的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a:无省略 b:孟仲子c:孟子 B.a:孟子b:孟仲子c:孟子 C.a:孟子b:齐王派来的人 c:孟子 D.a:孟子b:齐王派来的人 c:孟仲子 3.根据上文,以下四句表达了说话人的真实心意的一项是( ) A.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 B.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C.今病小愈,趋造于朝。 D.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4.“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一句正确的意思是( ) A.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然有他召唤不来的臣子。 B.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被召见的臣子。 C.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愿召见的臣子。 D.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随意召见的臣子。 5.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B 2.B 3.D 4.D 5.(1)(孟仲子)派遣几个人分别在孟子回家的路上拦截孟子,说道:“您无论如何不要回家,一定得上朝去!” (2)我看见齐王对您很尊敬,却没有看见您对齐王怎么恭敬。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