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小题。(15分)【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12:56:00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小题。(15分)

【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1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2书传。永平五年,兄固3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4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后汉书·班超传》)

【注】1.徐:安徽县名,令:县官。

2.涉猎:广泛地阅读。

3.固:班固。

4.傅介子:西汉武帝时出使西域、保卫边境的英雄,张骞:西汉元帝时通西域的大探险家。

小题1:.(1)下列划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B.辍耕之垄上/居庙堂之高

C.有口辩而涉猎书传/起坐而喧哗者

D.不修细节,然内孝谨/然则何时而乐耶(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若为佣耕尝辍业投笔

不耻劳辱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3)“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句中有一个通假字,运用你储备的知识探究一下。

通假字本字(1分)

小题2:.翻译(4分)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2)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小题3:.鲁迅先生所称道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无韵之《离骚》”肯定了这本书的在方面的价值之高。(1分)

小题4:.(1)陈涉与班超有很多共同之处:家,尝为,胸怀。(1分)

(2)选文【甲】【乙】两段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何异同?(4分)

最佳答案:

小题1:(1)( C)(2分)

(2)(2分)你停止以…为耻到 3)研 砚(1分)

小题1:(4分)(1)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与人一起被雇佣去耕地。

(2)你哪里知道有志之士的志向呢

小题1:文学(1分)

小题1:(1)家贫,尝为佣,胸怀大志。(1分)

(2)相同之处(2分):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而描写和侧面描写,甲乙两文正面描写中都有对人物的行为、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不同之处(2分):甲文中除了介绍籍贯外,只是抓住一个细节来刻画人物,同时在侧面描写中还运用了语言描写,而乙文侧面描写中没有语言描写,另外除介绍籍贯外,还用叙述性的文字介绍了班超的经历。

答案解析:
小题1:(1)C、连词,表并列。 A.介词,因为/表目的的连词,译为“来” B.

动词,到,往/连接前后语句,无实义。D.转折连词,然而/代词,这样。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你, 停止 , 以…为耻 , 到。 ( 3)研, 砚

小题2: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做到明白、流畅、简洁。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1)少:年轻。佣耕:被雇佣去给人耕地。

(2)小子:你。安:哪里。

小题3:文学。(《史记》和《离骚》是中国文学的杰作,用这两句话来形容某人或某文章的文学造诣很高。)

小题4:(1)家贫,尝为佣,胸怀大志。(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苟富贵,无相忘。”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4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2)相同: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而描写和侧面描写,甲乙两文正面描写中都有对人物的行为、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侧面描写: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左右皆笑之)

不同:甲文中抓住细节来刻画人物,在侧面描写中还运用了语言描写;乙文侧面描写中没有语言描写,用叙述性的文字介绍了班超的经历。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