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2009年,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12:52:25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2009年,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资源枯竭、资源产业萎缩和效益下降、产业结构单一、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等特点。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济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材料二,近日,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现对人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何启示?(4分)

(2)请你运用矛盾分析法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振兴出谋划策。(6分)

(3)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浪费行为。(6分)

最佳答案:

(1)(4分)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带来资源枯竭和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正确的思想意识为指导,缺乏正确的发展观念必定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2)(6分)

①坚持用全面或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从衰退到振兴的转化;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于当地客观条件和经济特点,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转型和振兴策略;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3)(6分)

答案:

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浪费行为反映了个人价值观和消费观的扭曲。我们应当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个人消费观。

②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个人的消费观不仅仅是个人的消费行为,它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节约型社会要求个人厉行节约。

答案解析:

考点核心: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