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处①之不易》,完成下面题目。(14分)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题目内容:阅读《处①之不易》,完成下面题目。(14分)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④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⑤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⑥其存⑦之。” 【注】①处:居于高位。 ②殷仲堪:人名。 ③俭:荒年。 ④率物:为人表率。 ⑤豁:放弃。 ⑥尔曹:你们。⑦存:谨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既为荆州( )②辄拾以啖之( ) ③虽欲率物( ) ④每语子弟云( ) 小题2:与“勿以我受任方州”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辄拾以啖之 D.全石以为底小题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停顿。(1分) 云我豁平昔时意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焉得登枝而损其本!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小题5:文中殷仲堪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分) 最佳答案:小题1:①已经 ②吃 ③虽然 ④告诉 小题1:B 小题1:云我/豁平昔时意 小题1:.(1)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 (2)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小题1:勤俭节约、不忘根本、以身作则(达到2点即给全分) 答案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小题2:此题考查“以”的用法。“勿以我受任方州”中的“以”可翻译为因为、由于等A、C、D三项中的“以”字不是此意,故选B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句读,要求学生理解文言含义,然后做标注。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5: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找出表现人物品质的关键词语即可。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