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guǒ)。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1)。虢亡题目内容:(12分)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guǒ)。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1)。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2),寇不可玩(3)。一之谓甚(4)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5),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6),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7),是以不嗣(8)。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9);为文王卿士(10),勋在王室,藏于盟府(11),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 冬,十二月丙于朔(12)。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13)。师还,馆于虞(14),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膳秦穆姬(15),而修虞祀(16),且归其职贡于王(17)。 注: (1)表:屏障。 (2)启:启发。这里的意思是助长。 (3)玩:轻视。 (4)甚:过分。 (5)辅:面颊。车:牙床骨。 (6)宗:指祖先。(7)大伯:周太王的长子。虞仲:周太王的次子。昭:宗庙里左边的位次。从:依从。(8)嗣:继承。(9)穆:宗庙里右边的位次。(10)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11)盟府:主管盟书的官府。(12)朔:每月初一。(13)虢公丑:虢国国君,名丑。(14)馆:住宿。(15)膳(yin):陪嫁的人或物。秦穆姬:晋献公的女儿,秦穆公的夫人。(16)修虞祀:不废弃虞国的祭祀。(17)职贡:赋税和劳役。 小题1: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断二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桓 庄 之 族 何 罪 而 以 为 戮 不 唯 幅 乎?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3)是以不嗣()(4)勋在王室()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3分) 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小题4:宫之奇劝谏虞公引用了谚语,现在已成为哪个成语?宫之奇引用了谚语的用意是什么?(3分) 最佳答案:小题1:桓 庄 之 族 何 罪 /而 以 为 戮/ 不 唯 幅 乎? 小题1:(1)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借) (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第二次 ) (3)是以不嗣(因为) (4)勋在王室(立功勋,有功劳 ) 小题1: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尚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 小题1:唇亡齿寒 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就像面颊和牙床骨一样,所以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再借道给晋侯。否则,等晋侯灭了虢国后,回过头来就会灭了虞国。 答案解析:略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