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晁错传晁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12:27:39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晁错传

晁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文帝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计安出?”盎对曰:“方今计,独有斩错,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①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猝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注释:

①绐:欺骗。

小题1: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选项的是(2分)()

A.上发兵以御之 B杀之以应陈涉

C.故请削之,以尊京师 D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2分)()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学。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①太子善错计策善:

②复其故地复:

③错衣朝衣,斩东市衣:

④吾亦恨之恨: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2分)

(2)计划始行,猝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2分)

最佳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1)认为……好;

(2)恢复(3)穿(4)遗憾

小题1:

(1)这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 (2)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

答案解析:

小题1: D中“以”是凭借;而其他的都为表目的的连词。

小题1:吴楚七国之乱不是晁错削弱诸侯的原因。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关键词:“是”“数”“寇”“御” “猝”“内”“杜”“外”的理解)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