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甲】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题目内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 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节选 有改动) 【注释】①蒋士铨(1725——1784)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青容居士。 【已】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选自《陈谏议教子》)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暇更录唐宋人诗(空暇) B.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尝试) B.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商人) D.不见是马,因诘仆(质问)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汝为贵臣贤能为之用 B.然则何以解忧然则何时而乐 C.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贾人安能蓄之亲戚畔之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②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 小题4:你从蒋士铨母亲和陈谏议的教子方法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最佳答案:小题1:B(3分) 小题1:B C(4分) 小题1:①不久,(0.5分)蒋士铨的病痊愈了,母亲就指着墙壁上的诗歌,(0.5分) 教给儿子小声吟咏,(0.5分)让儿子把它当作游戏。(0.5分) ②你是朝中重臣,(0.5分)家里的仆人(0.5分)还不能制服这匹马,(0.5分)(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0.5分) 小题1:甲文中讲述了蒋士铨的母亲在蒋士铨年少的时候悉心培育他读书的经历,从深夜陪子读书,在寒冷的深夜,母亲仍不辍教蒋士铨读书等情节中,(1分)可以看到一位慈母的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蒋母对儿子望子成材的殷切期望之情。(1分)乙文中,陈谏议知道自己的马是劣马,当得知马已经被人买走了,他都叫人要回来,退还他的钱。(1分)这些行为是在教育儿子要诚实忠厚,不能做祸害他人之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1分) 答案解析:小题1:B中“尝”应是“曾经”。 小题1:B二者都是“这样,那么”;C二者都是“用”。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