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题目内容: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乙】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①,昼夜相继,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俟②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③,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佥④称“圣小儿”。 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注释: ①耽(dān)书:酷爱读书。耽:迷恋,沉溺。 ②俟(sì):等,等到。 ③光明:光亮。 ④佥(qiān):全,都。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甲】【乙】两文中划线的词。(4分) ①晚年手不释卷()②家人发箧视之() ③父母恐其成疾()④遂误持……《曲礼》卷() ⑵与“为家人所觉”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寡学术,及为相 B.十二,为中书学生 C.孰为汝多知乎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小题2:用“/”划出下面句子中两处朗读停顿。(2分) 时 中 书 博 士 张 天 龙 讲 《 尚 书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⑵俟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 小题4:【甲】【乙】两篇短文中,赵普和祖茔读书成才的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最佳答案:小题1:⑴①放下。 ②打开。 ③担心。 ④书。 ⑵D 小题1:(2分)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只划对第一处给1分,只划对第二处不给分) 小题1:⑴(2分)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及”“临政”“处决”“如流” 没有能翻译出来就扣0.5分) ⑵(2分)等到父母睡觉后,就燃起火种刻苦读书。(“寝”“燃”没有能翻译出来就扣0.5分) 小题1:(2分)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是读书勤奋,另外,读书也不分早晚,只要读书,就能成才。(一点1分) 答案解析:小题1:⑴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⑵例句中的“为”意为“被”,而A句中的“为”意为“做,担任”,B句中的“为”意为“成为”,C句中的“为”同“谓”,意为“说”,D句中的“为”字意为“被”。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