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11:55:32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

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

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

【注释】①牧圉:到牧场中放牧。

②艺:种植。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意思。(3分)

⑴宜礼而用之⑵当复诣契丹耳⑶向者何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B.立市里,以处汉人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德明问所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原句: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小题4:韩延徽在契丹国被重用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答出两点。

最佳答案:

小题1:⑴应当⑵到⑶原先,从前

小题1:B

小题1:契丹君主因延徽对他不参拜行礼非常生气,就让他在郊外放马。

小题1:①述律后的知人(举荐);

②契丹主的善任;

③延徽的贤能。

答案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A项的“于”均解释为“向”;C项的“之”均解释为“到、往”;D项的“自”均解释为“从”。B项的前一个“以”,用来;后一个“以”,因为。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概括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