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李日知,郑州荥阳人也。举进士。天授中,题目内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李日知,郑州荥阳人也。举进士。天授中,累迁司刑丞。时用法严急,日知独宽平,无冤滥。尝免一死囚,少卿胡元礼请断杀之,与日知往复至于数四。元礼怒,曰:“元礼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答曰:“日知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因以两状列上,日知果直。 神龙初,为给事中。日知事母至孝。时母老,尝疾病,日知取急,调侍数日而鬓发变白。寻加朝散大夫。其母未受命妇邑号而卒,将葬发引,吏人赍告身而至,日知于路上即时殒绝,久之乃苏。左右皆哀恸,莫能仰视。巡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将闻其孝悌之迹,使求其状,日知辞让不报。服阕,累迁黄门侍郎。 时安乐公主池馆新成,中宗亲往临幸,从官皆预宴赋诗。日知独存规诫,其末章曰:“所愿暂思居者逸,莫使时称作者劳。”论者多之。 景云元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御史大夫,知政事如故。明年,进拜侍中。先天元年,转刑部尚书,罢知政事。频乞骸骨,请致仕,许之。初,日知将有陈请,而不与妻谋,归家而使左右饰装,将出居别业。妻惊曰:“家产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何为遽辞职也?”日知曰:“书生至此,已过本分。人情无厌,若恣其心,是无止足之日。”及归田园,不事产业,但葺构池亭,多引后进,与之谈宴。开元三年卒。 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以两状列上,日知果直:正当,在理 B.卫州司马路敬潜将闻其孝悌之迹:这里是偏义复词,指孝顺母亲 C.论者多之:数量很多 D.家产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一无所有,经常贫穷 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因以两状列上,日知果直挟泰山以超北海 B.卫州司马路敬潜将闻其孝悌之迹邻之厚,君之薄也 C.日知将有陈请,而不与妻谋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归家而使左右饰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8、下列几句话,全都表现李日知淡泊名利,追求田园生活的一组是() ①日知独存规诫②频乞骸骨,请致仕 ③日知取急,调侍数日而鬓发变白④归家而使左右饰装,将出居别业 ⑤但葺构池亭⑥多引后进,与之谈宴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19、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天授年间,在李日知担任司刑丞的时候,他执法宽缓平和,没有冤案。 B.李日知对母亲极为孝顺,曾因母亲生病,他侍奉不几天,两鬓的头发都变白了。 C.乐安公主的池馆建成之际,唐中宗亲自前去,除了李日知其他随从的官员都准备赴 宴写诗祝贺。 D.李日知归田园后,仍关心青年,多次提领后辈,为朝廷选拔人才。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尝免一死囚,少卿胡元礼请断杀之,与日知往复至于数四。(3分) ②书生至此,已过本分。人情无厌,若恣其心,是无止足之日。(3分) 最佳答案:16、C 17、D 18、C 19、D 20、翻译: ①(李日知)曾经免除一个罪犯的死刑,而少卿胡元礼则请求判决斩杀这个罪犯,与李日知反复多次争论(这个案子)。 ②读书人到了这样已经越过了自己的职责,人是没有满足的,如果放纵自己的贪心,就没有满足的一天。 答案解析:无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