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初,题目内容: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初,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①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寿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②“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注】①朱子,即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②程子,即程颐,北宋教育家。 小题1:下列句中的“而”与“宝三岁而孤”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委而去之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言和而色夷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月初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计口浇田法”等一系列措施。 C.邵宝有孝心,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曾在江浦庄昶处学习,并受到李东阳的赏识。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①会诸生于学宫()②躬课农桑() ③以备凶荒()④事母过氏至孝()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 译: ②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 译: 最佳答案: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召集(使……会集)亲自防备非常 小题1:(1)邵宝叫人拿来龙骨,在庭堂当场毁掉,将巫师痛打一番,赶走了。 (2)博览群书,有心得就写在竹片上。 答案解析:小题1:A、连词,表修饰。B、连词,表顺承。C、连词,表转折。D、连词,表并列。例句中”而“的作用为“连词,表修饰”。所以,选A。 点评:考查文言文的虚词,一般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第2段文字“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这句话的意思为“等到回家奉养老母亲,自己生病,左手麻痹,依然早晚奉侍在母亲旁边不松懈”,而C项是“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这与文章的内容不符。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正误,关键在于忠实于原文,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会”注意古今义,古义:召集,今义:集会。“至”也要注意古今义,古义:非常,十分等;今义:到达等意思。其他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句时,注意“于是在的意思,杖是用棍打的意思,而是表顺承的作用”等关键字,还要补充出省略的主语“邵宝”。翻译(2)句时,注意“得是心得的意思,则是就的意思,书是写的意思”等关键字,还要补充出省略的主语“邵宝”。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