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列材料:(17分)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10:22:34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三:如图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8分)

(2)根据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分析其本质。(9分)

最佳答案:

(1)演变历程: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大臣地位越来越低下,以致丧失基本人格。(2×4=8分)

(2)变化: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处理朝政;汉代设内朝或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唐宋: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6分)本质: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走向极端。(3分)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的变化。

(1)材料一比较容易读懂,依据材料归纳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大臣地位越来越低下,以致丧失基本人格。

(2)回归教材概括归纳,秦汉专制主义表现: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唐宋专制主义表现:三省六部制、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明清专制主义表现: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设军机处等。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出皇帝对大臣控制的加强,专制主义的加强。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矛盾体现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上。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需要掌握。

考点核心: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