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6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题目内容: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6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扞(hàn):保卫。 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 ④捄:同“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2)天祥泫然出涕涕: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 小题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分) 答: 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小题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小题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最佳答案:小题1:(1)通“避”,躲避。(1分)(2)眼泪。(1分) 小题2:(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2分)(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2分) 小题3:①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2分)②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2分) 小题4:(2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 小题5:甲文:通过比喻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2分)乙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2分) 答案解析:小题1: 此题主要考查了课内外重点词语的意思,课内只要用心记忆即可答对,而“涕”字解释时既要考虑其本意“鼻涕”,又要结合上下文中文天祥的境遇,很明显应为“眼泪”。此类题要想做好,必须有一个坚实的文言文基础,要求我们在学习课内文言文时,要牢记重点词语的意思与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等基础性知识。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话时要注意“是故”“有甚于”的解释,同时要注意此句的句式在翻译时要有所体现;翻译第二句时要注意对“遂”“以”的解释,可结合课内文言文中相关词语来解释。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非常简单,只要对乙文有较准确的理解即可做对。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天祥的所作所为以及对(甲)的理解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结合甲乙两文中所用的表达方式来谈即可,甲文侧重于议论,乙文则以记叙为主,分析时要有所侧重。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