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25分)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09:59:29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25分)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表1:2009年某市城乡消费对比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人均生活支出

11551.30元

3455.75元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469.52亿元(占88.77%)

59.37亿元(占11.23%)

注:某市农村居民占人口总数53%

(1)表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3分)

表2:中央加强农村建设的举措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确保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增加农业补贴

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财政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方面的作用。(10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给我国农民留下一连串温暖的回忆?(4分)

(4)12个“一号文件”的出台及所体现的思想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8分)

最佳答案:

(1)表1反映出农民的人均生活支出低于城市居民,农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所占比重较小,说明了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3分)

(2)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分)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2分)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后顾之忧,增加农村消费需求。(2分)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财政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支出比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物质基础。(2分)

材料:改革开放30年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12个“一号文件”,如2007年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问题,2008年主要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问题,2009年主要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问题,2010年主要是改善农村民生问题。这些文件所体现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从农业税的免征到给予农民补贴,从新农村建设到发展现代农业;从统筹城乡进而到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些强农、支农、惠农政策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连串温暖的记忆。

(3)①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2分)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强农、支农、惠农政策顺应农村改革和发展形势,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分)

(4)①12个“一号文件”正确把握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有很强的针对性,体现出矛盾有特殊性,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②12个“一号文件”都抓住了当年三农方面的重点问题,体现出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抓住了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分)

③12个“一号文件”都能正视当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体现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正视矛盾而不回避和掩盖矛盾。(2分)

④12个“一号文件”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都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发展,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连串温暖的记忆。体现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2分)

答案解析:

考点核心: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