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两篇短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题目内容:阅读下列两篇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乙】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②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③。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④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注释]①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蓐:草席。 ②具:准备 ③母:对老年妇女尊称。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④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庶竭驽钝()(4)以彰其咎()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臣所以报先帝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吾哀王孙而进食 B.先帝不以臣卑鄙酬以千金 C.受任于败军之际信钓于城下 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人多厌之小题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小题4:《出师表》属于表文,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读甲文,说说下列句子分别表达了诸葛亮的什么样的情感。(3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小题5:【甲】文中的诸葛亮和【乙】文中的韩信有什么相同的品质?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种品质的理解(3分) 最佳答案:小题1:(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拜访 (3)低下的才能 (4)表明、显扬 小题2:C 小题3: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追念先帝遗愿。 小题4:①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1.5分)②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与忠诚(1.5分) 小题5:(1)知恩图报。(1.5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言之成理即可(1.5分) 答案解析:小题1: A中的“鄙”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的意思。B中的“顾”是拜访的意思。 C中的“钝”是低下的才能的意思。D中的“彰”是表明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本考4个虚词“而、以、于、之”,找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例如B 项第一句的“以”作介词,因为;第二句的“以”作连词,用,于是B 项不同。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遗诏”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是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人物的情感。 小题5: 试题分析: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与韩信所具有的相同的品质是懂得知恩图报,能够用行动去感恩。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