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10分)(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09:55:21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10分)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足以和其民,国安民和,然后可以举兵而征暴。今君好酒而辟,德无以安国,厚藉敛,急使令,无以和民。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其君离,上怨其下,然后伐之。则义厚而利多,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公曰:“善。”遂果不伐鲁。 (《晏子春秋》)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又何间焉?_______ (2)忠之属也_______

(3)景公举兵欲伐鲁_____  (4)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

小题3:曹刿和晏子都认为作战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小题4:简要分析曹和晏子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最佳答案:

小题1: (1)参与 (2) 类(3)攻打(4)使…安定(2分)

小题2:(1)穿的吃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们分给别人。(2分)

(2)攻打讲道义的国家是不吉利的,使安宁的国家处于危险中一定困窘。(2分)

小题3:修明政治,得到人民的拥护,上下和谐。(2分)

小题4:曹刿关心国事,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晏子机智善变,敢于进谏,一心为国。(2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间” 是参与之意。“安”为是使动用法,注意识记。常常考到。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安”和“专”2句中“祥”“困”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则义厚而利多,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从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二者的观点,必须取信于民。

小题4:

试题分析:分别从两文中概括即可。甲文说明曹刿爱国,有军事远见。乙文说明晏子爱国,机智劝谏。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