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送东阳马生序(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09:45:18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敢稍逾约(2)益慕圣贤之道(3)四支僵劲不能动(4)腰白玉之环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分)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小题3:你从作者身上得到哪些关于学习的理解和感悟?(2分)

最佳答案:

小题1:(1)超过(2)更(3)通“肢”,肢体(4)腰佩(每空1分)

小题2:(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读,我也因此能够博览群书。(2分)

(2)因为我心中有足够我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2分)

小题3:学习要善于克服困难;学习要勤奋努力;学习要虚心,不懂就问…(写出两点给满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益” 是更加之意。“腰”名词作动词。注意识记。常常考到。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1句中的“以”和“假”的意思。注意2句中的“以”和“口体之奉”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结合作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环境,提炼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