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鱼我所欲也》(15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09:37:56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鱼我所欲也》 (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加点字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2)蹴尔而与之蹴: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3: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用简练的语言给本文补充—个事实论据。(2分)

小题4: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小题5: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每小题1分,共4分)(1)“辟”通“避”,躲避(2)蹴:用脚踢,踩踏(3) “得”通“德”, 感激(4)本心:天性,天良

小题2:

(1)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2分)

(2) (有人)见到高位厚禄却不辨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了它,那高位厚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2分)

小题3:(2分)例: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宋代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宁死不屈,誓死不降;

小题4:(2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题5: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身体的、技能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只要为社会的正义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好市民。(1分)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这种“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对自己,可能是身体的损害;对家人,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对国家,则是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1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1分)(意思接近即可)

答案解析:

小题1:

小题(1)(3)属于通假字,解释通假字要注意先写出所通之字,在解释词义;“蹴”“本心”属于重点实词解释,日常学习中,要注意为文言文词语归类进行记忆。

小题2:

试题分析:句子翻译中要注意将中心词翻译正确,比如“是心”“辩”“何加”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本题所补充事例只要体现一种不为良心,体现骨气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文章内容的题型,这样的题都比较简单,此题也不例外,只要审清题干要求,按意思在文中选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我们看到题干要求是说“中学生”,我们知道中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如果非向学生灌输“见义勇为”可能会造就更大的悲剧,所以对中学生提倡“见义智为”,因此答此题时要先阐明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谈理由。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