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09:32:04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曰:“乃若其情①,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②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信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

[注]①情,、②才:质性、人的本性。

(1)下列句子全都反映孟子“性本善”思想的一组是 ( )(3分)

①性无善无不善也②陛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③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④恻隐之心,人皆有之⑤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2)有人表现的不是人性善良的一面,而是人性丑恶的一面,对于这一现象,孟子是怎样来解释的?(3分)

答:

最佳答案:

(1)C(有①②的排除,①说的是人性无所谓善良,②是说人性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不善良的一面)

(2)盂子认为从天生的资质看,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它们都属于仁义礼智,之所以会有人表现是丑恶的一面,不是这些人的本性丑恶,而是他们没有去探求仁义礼智,而是放弃了仁义礼智。

答案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