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题目内容:(12分)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③,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④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不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虎贲(bē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 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 ③检校:考察。 ④才流:指才能品级。 小题1: 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以天下事为己任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手拂之 D.卷石底以出小题2: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2分) A.许允考察之后,发现所任用的官员都称职,就放心了。 B.选文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毕现。 C.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这是运用对比,来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把许允妇归为“贤媛”篇,这是对其高度的赞美。小题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勿忧,寻还寻: (2)后徙居墓所徙: (3)若才流及父及: (4)率胸怀与语语: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2分) 译: (2)会反,以状对,卒免。(2分) 译: 最佳答案: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①不久②搬迁或迁移③比得上或赶得上④谈论或说话 小题4:①许允被晋景王所杀。 门生跑进来告诉许允妇。 (得分点“为”、“走”)(2分) ②钟会回去后,把情况回报景王,许允的儿子终于免祸。(得分点“反”、“以”、“对”、“卒”)(2分) 答案解析:小题1: A中“以”与例句都为“介词,把”。B中为“按照”;C是“用”;D中为“连词”。 小题2: 试题分析:A中应是“虎贲考察之后,发现所任用的官员都称职,就放心了”。 小题3: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这里学生注意“语”这里是古今异义,“谈论或说话”。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此处关键词“为”、“走” “反”、“以”、“对”、“卒”,同时还要注意省略句的成分补充。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