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杨朱南之沛,老子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题目内容: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杨朱南之沛,老子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舍①,进涫漱巾栉②,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夫子辞行不闲,是以不敢。今夫子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③,而盱盱④,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选自《列子·黄帝》,有改动) 【注】①舍:客舍、旅馆。 ②涫(guàn)漱巾栉(zhì):指洗脸漱口用的水和梳子、篦子等梳头工具。 ③睢睢:恣意、放肆。 ④盱盱:眼睛向上,张目直视。睢睢盱盱,这里是“横暴”的意思。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⑴脱履户外⑵膝行而前 ⑶杨朱蹴然变容⑷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杨朱南之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其往也,舍者迎将家其真无马耶(《马说》) C.是以不敢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D.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小题3:翻译句子。(6分) ⑴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小题4:这段文字主要叙写了什么事?表现了杨朱的什么品格?(3分) 最佳答案:小题1:⑴鞋子⑵用膝盖⑶脸色⑷同“返”,返回 小题2:C 特别注明:此题B中第一项加点词应为“其”。 小题3:⑴开始我还认为你是可教育的,现在(知道了)你是不可教育的。 ⑵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⑶丰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小题4:叙述了老子直率地指出并教育杨朱改过的事情(或“杨朱虚心地向老子请教并真诚改过”)(1分),知错就改(或“闻过则改”)(2分) 答案解析:小题1: 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时,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次多用的情况。如本题中(2)是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3)是古今异义,(4)是通假字。平时要多积累,并要注意分类整理。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中两个“之”前者是“动词,去”,后者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的“其”,前者是“他,指杨朱”,后者是“难道”;D项中的“以”,前者是作“修饰连词”,后者是“并列连词”。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时注意: (1)是陈述语气、“始”是“开始”‘“汝”是“你”; (2)“空明”是“清澈透明”、“交横”是“交叉错杂”、“盖”是“原来”。 (3)“则”是“就”、“何”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这句翻译时要译出疑问语气。 小题4: 试题分析:先熟悉文章,理解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其故事即可,通常写人叙事类文章用“什么人干什么事”来概括。如本题,抓住 人物“老子“和“杨朱”,再概括事件“老子直率地指出并教育杨朱改过的事情”或“杨朱虚心地向老子请教并真诚改过”,自然能明确杨朱的知错就改(或“闻过则改”)的品格了。 参考译文: 杨朱南去沛地,老子西去关中。他们二人约定途中相见,后来在大梁的郊外相遇。老子一看见杨朱,就仰天叹息说:“开始,我以为你是个可教之才。现在才知道你是不可教育的。”杨朱听了,没有回答,等住进客舍,侍奉老子梳洗完毕,脱下鞋子,摆在门外,跪在地上,膝行来到老子面前说:“先前你仰天长叹说’我以为你是个可教之才。现在才知道你是不可教育的’,刚才弟子就想请教,先生忙于赶路,我不敢动问先生。现在先生有空闲了,所以,我冒昧地向您请教,请问我有什么过失。”老子说:“你看上去趾高气扬,傲慢无礼,不可一世,谁还愿意跟你相处,与你亲近。你没有听说过吗?最洁白的东西,好像也有污点;德行高尚的人,待人接物越是谦虚。”杨朱听了愧然失色,诚恳地说:“谨听教诲!我一定把你的教诲铭记在心。”杨朱刚来的时候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客舍主人恭敬迎接,老板安排坐席,老板娘侍候梳洗,客人们让出座位,正在灶前烤火的人退出灶口的位置让他烤火。等他返回沛城的时候,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客人们甚至敢和他争抢席位了。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