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题目内容: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甲】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 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①,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②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创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③即平复。以为仇耶?不杀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有删改) 【注释】①末:粉末。 ②愈:痊愈,愈合。 ③旋:不久 小题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1分) 夜 半 有 数 盗 执 炬 露 刃 入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转转不已⑵但知其一 ⑶其创果不出血⑷可据理以断有无哉 小题3: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至石之半定非我所见之理 B.如其言一盗拽其妻起 C.果得于数里外不得其所以然 D.而又戕其耳人不知而不愠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②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 小题5:比较甲文和乙文,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石兽逆流而上这样的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因此,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耶?”我们可以引用“”(用乙文原文填空)回答,而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用甲文原文填空)。 最佳答案:小题1:(1分)夜 半 /有 数 盗 /执 炬 露 刃 入(划错一处,则1分扣除) 小题2:(4分)已,停止。但,只,仅仅。创,伤口,创伤。断,断定、判定。 小题3:(3分)C 小题4:(4分)①在河底寻找石兽(它),不是更荒唐吗?②希望乞求(得到)夫人(身上的)一件物品,夫人不要惊慌(惊恐)。 小题5:(2分)第一空:“自必有其所以然”或“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第二空:“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据理臆断”。 答案解析:小题1: 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词义的积累,这就要求平时多识记。注意“但”是一个古今异义的词,在这里是“只”之意,今义是“但是”。 小题3: 试题分析:A.之 :都是结构助词:的; B.都是代词,他(她、它)的; C.得于数里外(得到)不得其所以然(了解,明白) D.而又戕其耳人不知而不愠连词,都表示转折 。故选C。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应做到: (1)将单音词译成双音词,字字落实。 (2)省略的成分(主语、宾语)或省略的意思要补充出来。 (3)特殊用法的词语要翻译到位。(词类活用、通假、倒装)。 (4)专有名词不要翻译。(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等)。应注意①句是一个省略句,在“地中”前要补出省略的介词“于”,这样翻译就顺畅了。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要彻底弄懂文章大意,再根据题目要求逐一筛选原文来回答。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